【我先閉嘴】
有一陣子沒好好寫文章了。倒不是因為沒什麼感觸,反而是因為疫情,感受到人與人之間緊密的連結,太多思緒無法好好梳理。
上下班通勤的時候,很喜歡聽Podcast或有聲書。近期最喜歡的,就是Melody的 #姐妹悄悄話 每次聽都覺得好好笑,很舒壓,而且真的很貼近媽媽的心耶哈哈哈
前幾天聽完最新的一集,主題是:你會「好好說話」嗎?裡面講到一句話,我真的是要大拍手鼓掌了。
Melody說,要學會好好說話,先要學會「#不要說話」。
這點我真的是非常的贊同,而且身體力行。尤其是在對最親近的人,像是爸媽兄弟姊妹、先生、閨蜜,講話更是要非常的謹慎。我雖然是個按耐不住脾氣的火爆女子,但我也知道,一段美好的關係,是需要兩個人互相的努力和付出。語言可以是蜜糖也可以是武器,有時候我們刺傷人不自知,而原本完美的關係卻像鏡子產生裂痕,不知不覺中走向破裂的不歸路。
有人會說,蛤!?對熟人幹嘛這麼見外這麼累?但是我認為,越是親近的人,越要小心謹慎地維護我們的關係。因為這是非常值得的。
長大了慢慢理解,沒有人有責任義務,無條件的包容我。有時候在氣頭上,七竅生煙快爆炸,我也會告訴自己,深呼吸~我先閉嘴,等我冷靜之後再想想,值不值得我生這個氣。
十年前的我,看到現在的我,應該會驚呼:「哇噻~這種你也吞的下去喔~」我常常很得意的跟老王說:「你不覺得我脾氣變很好嗎?」當然,我很感謝婚姻與育兒的修行之路,讓我成為更好的人XD
前一陣子遇到一位暴怒阿姨,讓我對溝通有了更深一層的體悟。
阿姨每次來都笑咪咪,極度有禮貌。記得他第一次來的時候,很開心的說:「我女兒終於上大學離開家了,我終於自由了,可以自己安排時間,把一口爛牙整理好。」阿姨的確是口腔狀況不好,但很有病識感,也很積極配合,每次來都有一些進步,阿姨開心,我也很享受這樣的醫病關係。
連續治療了好幾個月,終於到了療程的尾聲,把下顎後牙的牙橋黏上。結束後阿姨一如往常非常客氣的向我道謝,我們相約兩個禮拜後回診。
兩個禮拜後的早晨,卻看到阿姨板著臉,氣噗噗的出現。
阿姨連珠炮的抱怨了一堆,這個也爛那個也不行,指責我太誇張怎麼隨便亂做,像是一隻噴火的龍。我一時真的反應不過來,嚇了一跳,接著一一回應阿姨的疑慮。
一開始,他質疑我什麼,我就解釋給他聽,結果一來一往感覺他越來越火。突然我覺得眼前的阿姨,好像被什麼附身了。因為以前的他,根本不是這樣啊!
事有蹊蹺,我索性閉嘴,靜靜地聽阿姨噴發怒氣。雖然我背脊發涼,但我感覺到他罵一罵,漸漸地平和下來。
最後他眼眶紅紅的說:「劉醫師、對不起,我不應該這麼生氣。我媽媽上禮拜過世了。」
「原本以為女兒長大了,我終於有時間好好陪媽媽了。結果,結果媽媽這麼急就走了,我做什麼都來不及了。」
我也是為人子女,了解這種因為要顧小孩而沒時間陪爸媽的掙扎,聽得我都快哭了。
看到一段話覺得很喜歡,日本已故女演員樹木希林說:『東京下雪時,大家不是很開心嗎?可是要不了多久,交通就大打結了。人對事物的思考不也是這樣?有時你從一旁看來覺得好像很不錯的事,意外地對當事者來說卻是痛苦萬分,因為每個人的立場與狀況是不同的。
不是只有你才覺得寂寞,不是只有你才感到痛苦,你覺得他看起來很開朗,但他未必如你想像中幸福。』
試著對每天相遇的每個人都好好說話,因為我們不會知道,那個人是不是身處在人生的關卡。
有能力承受別人的負能量,有時候也是一種福份。